代沟,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现实状况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难了——这甚至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有位朋友常常讲起,他在和儿子的交流中,经常无所适从,甚至动辄得咎。
前两天,听这位朋友讲起自己的亲身经历:
某晚,一家三口外出用餐后回家。因为小区里面没有车位,临近小区时,朋友就和儿子说:“我先把你和妈妈送到楼下,然后再开车出去找车位。”一般而言,这似乎是多数家庭面临类似情况的常见选择。没想到,儿子却说,“那又何必呢?先停好车,然后大家一起走回家不挺好吗!”
由此,儿子再次提起他在小学阶段某次考试时遇到的一则阅读理解:《母亲的高凳》。文章大意是:主人公七岁丧母,十岁迎来了继母。由于家境贫寒,连能否吃饱饭都是个问题。主人公每次都只有白米饭吃,而继母吃饭时却特意坐在高凳上,还将碗高高举起,貌似吃得津津有味。为了看到继母饭碗里的食物,主人公想方设法弄断了凳子腿,终于在母亲倒地后看到了饭碗里撒出来的枯黄的菜叶和粘在菜叶上寥寥可数的米粒。于是,主人公大受感动,终于向继母叫出了第一声“妈妈”。
《母亲的高凳》,显然是一篇经过作者精心构思的文章,意在通过孩子的视角,先抑后扬凸显母爱的伟大。然而,文章的本意,却不见得能够换来读者的理解。朋友的儿子就对这篇文章言辞激烈,抨击文中描写的母爱“实在恶心”。朋友的儿子回忆说,由于对作者设定的故事情节过于反感,当时自己几乎没在这道题目上得分。
不知道儿子为什么如此厌恶一篇阅读理解,朋友特意找到并通篇阅读了《母亲的高凳》。感觉类似文章人物设定及故事情节过于戏剧化,即使是真实事件也和普通人有疏离感,难免令读者有应该感动却又难以感动的尴尬。之所以让儿子得出这种母爱“实在恶心”的结论,恐怕根源在于现代社会对于家庭成员开诚布公、平等相处,或是福祸相依、患难与共的全新阐释和更高推崇。
回到要不要先送家人回家,再去找车位停车这样的场景来。除非特殊情况下,比如车上有行动不便的妇孺老幼,或是有重物需要搬运,当然需要开车送到楼下。一般而言,停好车后,一家人散个步、聊个天,一起走过一段回家路,也不失为一次增进感情的机会。朋友的儿子就认为,刻意先把家人送回家,固然显示了关心和照顾,但未免过于造作——原话是:“难道你非要借这个机会表现自己伟大的爱?!”。
《母亲的高凳》这篇文章听来陌生,但百度后发现,似乎是一个常见的考题。如果是你,会不会和那位母亲一样,在家境困窘的情况下,自己节衣缩食,而尽可能满足其他家人呢?或是一家人共同面对,即使吃糠咽菜,也整整齐齐坐在桌边……
想了想,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